东莞市锋彦达生活科技有限公司
新闻动态
液体硅胶包玻璃成型应注意事项
来源: | 作者:agriculture-100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28 | 1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液体硅胶包玻璃成型是一项常见的工艺,主要用于制作精美的工艺品、家居用品和工业零件。要成功完成这个工艺,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,我将它们分为 “玻璃处理”、“硅胶选择与操作”、“成型过程” 和 “后期处理与安全” 四个部分。


一、 玻璃基材的处理(这是成功的关键前提)

玻璃表面光滑、化学惰性高,与硅胶的附着力很差。因此,处理玻璃表面是重中之重。

  1. 彻底清洁与除油:

    • 使用高纯度酒精(异丙醇最佳)或丙酮,配合无尘布(如眼镜布、镜头纸)彻底擦拭玻璃表面。

    • 确保清除所有指纹、灰尘、油污和水渍。任何残留都会导致硅胶无法粘附或产生缺陷。

  2. 表面处理以提高附着力(关键步骤):

    • 使用底涂剂: 这是最有效和常用的方法。在清洁后的玻璃表面,薄而均匀地涂刷一层专用的 硅胶底涂剂。底涂剂能在玻璃和硅胶之间形成一层化学桥梁,极大地增强粘接性。

    • 火焰处理(谨慎使用): 对于某些玻璃,可以用火焰短暂灼烧表面,改变其表面能。但此法需要经验,控制不当易导致玻璃变形或破裂,不推荐初学者使用。

    • 物理打磨: 用细砂纸(如800-1000目)轻微打磨需要包覆的区域,增加粗糙度。但可能会影响玻璃透明度,仅适用于不透明或对外观要求不高的部位。



二、 液体硅胶的选择与准备

  1. 选择合适的硅胶类型:

    • 加成型(铂金固化)硅胶: 首选。收缩率极低(约0.1%),固化后无异味,透明度高,环保无毒。非常适合包覆精细物件。

    • 注意“中毒”: 铂金固化硅胶不能接触含硫、锡、胺等物质的物品,如某些橡胶、乳胶手套、油漆、未固化的环氧树脂等,否则会导致硅胶永久不固化。

    • 缩合型(锡固化)硅胶: 收缩率较高(约3%),可能有轻微气味,对某些材料的粘附性稍好,但整体性能(尤其是透明度和尺寸稳定性)不如加成型。除非有特殊要求,否则不推荐用于包玻璃。

  2. 正确混合与消泡:

    • 精确配比: 严格按照A、B组分的重量比进行称量,使用电子秤。比例错误会导致固化不完全或性能下降。

    • 充分搅拌: 必须充分、均匀地搅拌,特别是容器底部和边缘,确保固化剂完全分散。

    • 真空脱泡: 强烈建议进行。将混合好的硅胶放入真空机中抽真空,直至表面没有气泡冒出。如果没有真空机,可以静置一段时间让大气泡浮出,但效果有限。气泡是影响成品美观和质量的主要杀手。


三、 成型浇筑过程

  1. 模具准备: 如果需要将玻璃放入一个外模中再进行浇筑,确保外模(如亚克力、ABS模具)清洁干燥,并涂抹脱模剂(如果需要)。

  2. 固定玻璃: 将处理好的玻璃稳定地固定在模具中央,确保其在浇筑过程中不会移位。

  3. 缓慢、倾斜浇筑:

    • 将消泡后的硅胶沿着一个固定的点,缓慢地、呈细线状倒入模具中,最好让硅胶顺着模具壁或玻璃壁流下。

    • 绝对避免从高处直接猛冲倒入,这会卷入大量空气,产生新的气泡。

  4. 控制固化环境:

    • 温度: 遵循硅胶说明书推荐的固化温度。通常室温(25°C)即可,适当加温(如40-60°C)可以显著缩短固化时间

    • 湿度: 保持环境干燥,避免湿气影响铂金固化硅胶的性能。

  5. 分层浇筑(对于厚件产品):

    • 如果包覆层很厚,建议分两次浇筑。先浇筑一层,让其表面初步凝胶(半固化)后,再浇筑第二层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积热导致的鼓包、开裂,以及内部气泡难以排出的问题。


四、 后期处理与安全注意事项

  1. 完全固化: 硅胶达到表干(不粘手)后,可能内部还未完全固化。建议在规定的固化时间后,再等待24小时以上再进行下一步操作,以获得最佳物理性能。

  2. 脱模: 脱模时动作要轻柔,避免用蛮力撕扯,以免损坏硅胶或导致硅胶与玻璃分离。

  3. 安全第一:

    • 操作时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,如手套(丁腈手套优于乳胶手套,防止“中毒”)、护目镜。

    • 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,尤其是使用缩合型硅胶或有机溶剂(如丙酮)时。

    • 硅胶A、B组分一旦混合会开始反应,请及时使用,并妥善清洗工具(可用酒精)。

总结核心要点:

关键环节核心注意事项
玻璃处理彻底清洁 + 使用专用底涂剂
硅胶选择首选铂金固化硅胶,注意防止“中毒”
混合消泡精确配比 + 充分搅拌 + 真空脱泡
浇筑过程缓慢、倾斜浇筑,避免卷入气泡
固化环境控制温度,可适当加温加速固化

遵循以上注意事项,您就能极大地提高液体硅胶包玻璃成型的成功率和成品质量。祝您操作顺利!


新闻分类